1
2020 年08 月02 日
第375 期
2020
2
目录
一,本周回顾…………………………………………………………………………. 3
二,股票池3.0 版…………………………………………………………………… 5
三,美国已经处于内战边缘?………………………………………………… 7
四,再谈香港的前世今生……………………………………………………… 13
五,房地产不是一条好「赛道」?………………………………………….24
六,超鹰派和川普的相互利用………………………………………………. 28
七,美元创记录大跌,美联储怎么办?…………………………………31
3
一,本周回顾
中国疫情已经基本控制,社会稳定,经济也快速恢复,我党最近开大会,政
策上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持续,所以不用担心近期会搞货币紧缩。
证监会周末开了个会,表态要“不干预”,不干预是最好的了,就怕证监会
半夜鸡叫出个什么打压政策,所以承诺不干预就是利好。另外,央行还表示,资
管新规可以延迟一年,放宽到2021 年底。这也是一个大利好,银行板块的悲观
情绪有望修复。因为7 月下半个月的下跌,已经把银行股月头的涨幅全部抵消了,
今年很多银行股都跌了10%以上。
这段时间又出来一个新名词,叫“内循环”,还说要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发
展格局,我觉得内循环就对了,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提高国人
的生活水平,而不是提高洋人的生活水平,你把那么多商品出口到国外,反而造
成国内通胀。现在形势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地步了,所以早点搞内循环才是正
途。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解释,那就是将来要持续的搞出口转内销。
阻碍老百姓消费的最大因素就是老百姓太穷了,全国6.5 亿网民的月收入不
足5000 元人民币,那么穷还怎么消费?所以不能光喊着扩大内需,关键是要让
老百姓收入增加。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消费券,或者直接发钱。川普可以这
么搞,你为什么就不行?事实上,中国发钱,美国才会有通胀,因为中国人把商
品都消费掉了,不需要出口了。
美元最近流年不利,本月出现了2010 年后最大的单周和单月跌幅,上次见
到如此规模的美元指数崩盘还是在金融危机后各国撤资的时候。美元下跌在我看
来是必然的事情,现在美国人印1 万亿美元的钞票,只能撑3 个月,到3 个月之
后这笔钱花完了,又要继续印。美国人如果就靠印钞票度日,那么美元还有什么
价值呢?全球老百姓,为什么还要养着美国人呢?如果美元崩溃,最大的利好就
是黄金,黄金将会走出大牛市行情。
7 月上证指数涨了10 个点,沪深300 指数涨了12.75%,算是最近一年多表
现最好的一个月份了。市场温度计也回升到了33 度。如果你按照我们的提示,
那么你的收益率肯定不会比这个差。近期的情绪股有点多,重点提示两个股,一
个是金风科技,一个是甘肃电投,这两个股最近都有超大资金入场的迹象,一般
来说超大资金入场涨势都不会短时间结束。
大势研判
长期趋势:确认升势;
中期趋势:震荡反弹。
4
A 股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1,20 度以下都是买入区间,80 度以上都是卖出区间。20-80 度之间,如果
是从底部上升状态,那么你应该持股;如果是顶部下降状态,那么你应该空仓。
2,温度计存在爆表的可能,如果爆表,那么接近顶部不远了。
3,如果温度计从顶部滑落,那么不跌到20 度以下不可盲目抄底。
4,市场温度计是滞后指标,大约滞后市场1-2 周。
5,本温度计只指示A 股整体的情况,不能套用于单个市场。
5
二,股票池3.0 版
养老股:
名称代码买入限价长期目标价备注
长江电力600900 16 24.3 水电
大秦铁路601006 6 11.5 铁路
京沪高铁601816 6 10 铁路
农业银行601288 3.2 5.8 银行
工商银行601398 4.7 9.7 银行
中国平安601318 66 106 保险
建设银行601939 5.6 11.7 银行
兴业银行601166 15.2 29.2 银行
上海机场600009 60 100 机场
低估蓝筹:
名称代码买入限价目标价备注
华夏幸福600340 16 35 园区
万科A 000002 25 50 地产
格力电器000651 44 79 电器
美的集团000333 46 98 电器
保利地产600048 13 24 地产
新钢股份600782 3.8 6.8 钢铁
新城控股601155 26 36 地产
福耀玻璃600660 18 30 玻璃
中国建筑601668 4.8 9.8 基建
华域汽车600741 20 34 汽车
上汽集团600104 19 29 汽车
北京银行601169 4.6 6.7 银行
热门蓝筹:
名称代码买入限价目标价备注
海螺水泥600585 48 78 水泥
海大集团002311 35 55【交易关闭】饲料
新希望000876 30 45 养猪
北新建材000786 24 38 建材
万华化学600309 40 60【交易关闭】化工
旗滨集团601636 4.4 8.7【交易关闭】玻璃
华新水泥600801 22 30 水泥
潍柴动力000338 12 20 机械
三一重工600031 18 28 机械
双汇发展000895 36 50【交易关闭】食品
6
情绪股:
名称代码概念
金风科技002202 风电
四川长虹600839 华为+直播平台
绿地控股600606 国资改革
东方财富300059 互联网券商
中船科技600072 军工
南宁百货600712 免税店
山东黄金600547 黄金
通裕重工300185 绩增
庄园牧场002910 乳业
长虹美菱000521 疫苗冷链
甘肃电投000791 电力
精工钢构600496 钢结构建筑
1,养老股是指你可以持有5 年以上的股票,无脑持有即可,建仓价以下买
入,目标价以上卖出,当然你也可以做高抛低吸;
2,低估蓝筹是指被市场看空,但自身业绩很好的股,这种股需要很强的心
脏才能持有,因为他可能长期低估;
3,热门蓝筹是保持强势的蓝筹股,很容易高估,但他确实能涨;
4,情绪股就是情绪股,不看基本面,只看情绪面。
5,本股票池的更新频率将大大加快,特别是情绪股,几乎每周都会变。
6,股价会随着除权除息而调整。
7
三,美国已经处于内战边缘?
老端注:川普在中国人嘴里有个绰号叫“懂王”因为他号称什么都懂,懂王
这次败选的概率非常大,一旦他败选,那么被投入大牢的概率也非常大,所以懂
王绝对不会允许这件事发生。到时候美国爆发内战都是大概率事件。
文/阎岩
在过去的一个周末,原本好似偃旗息鼓的美国暴乱,突然卷土重来。美利坚
之春的星星之火,霎时间又在全美各地呈现燎原之势。
在西雅图,愤怒的人群居然用爆破物炸穿了当地警察局的厚墙。在逮捕了至
少45 人以后,西雅图警察局长忍无可忍地宣布,这不再是“示威游行”,而是
一场妥妥的“暴乱”。
在丹佛城郊的奥罗拉,一辆高速驶来的吉普迫使示威人群四散逃避。示威者
中,有人或许当时个人英雄主义爆棚,随即拔枪便射。结果,吉普车逃之夭夭,
中枪的,却是另一位跟自己“并肩作战”的示威者。
在奥斯汀的国会大道,一个曾经充满了音乐和美食的休闲场所,一个枪手驱
车混入人群,当场打死一名斜挎着步枪示威者。市长痛心疾首地说:“我们的城
市,到底怎么了?”
在北加州的奥克兰,示威者在联邦法院门外纵火、砸碎了警察局的玻璃门窗。
“和平抗议”,在相对斯文的旧金山湾区,终于也演变为“暴乱”。
究竟是什么重燃了人们的怒火?
上周几位美国市长说过的话,也许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西雅图市长:“一个多月以来,总统先生曾多次威胁派联邦武装来西雅图‘清
场’……当然,这个‘许诺’在波特兰早已被兑现了。在那里,他们的人一直在
火上浇油、一直在威胁当地的社区安全、一直在干扰本地的执法。总统单方面地
向全国的城市派遣联邦武装——这是一件全体美国人都应该担忧的事情。他对民
意的无视、和对宪法的践踏,分明就是教科书式的独裁!”
芝加哥市长:我们欢迎(联邦)真诚的合作,但我们坚决反对独裁、坚决反
对践踏宪法、坚决反对非法逮捕。
纽约市长:他派联邦警力不是来保护设施的,而是来保护他岌岌可危的选情
8
的。我们不会被蒙骗,我们更不欢迎他的做法,因为这注定会使事态变得更糟。
原来,人们要强烈反抗的,是联邦即将对“地方”的侵犯。
那么,在各州高度自治的美国,总统因何如此大动干戈?
我们请总统先生自己来回答:
“那些无政府主义者,和暴徒们,他们玷污了弗洛伊德的死!在左翼极端组
织ANTIFA 的带领下,他们到处打砸抢、威胁市民、破坏就业、捣毁商家、焚烧
楼宇……不,我没有看到任何“白人至上主义者”的身影——这里只有ANTIFA!
当年的“占领华尔街”就是他们这帮人搞的,他们都是一丘之貉……我们的国家
已经被职业化的无政府主义者、暴徒、纵火犯、抢匪、恐怖分子、和ANTIFA 绑
架了……合众国将会把ANTIFA 列为恐怖组织!”
听着他这样渲染,似乎当今美国社会的急速坍塌,都是一个叫做ANTIFA 的
组织一手造成的。
ANTIFA 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当真有那么厉害?为何川皇一口咬定,它,就
是全美国的“土匪头子”?
ANTIFA,既是“反法西斯”(Anti-Fascism)的缩写。
“卫报”总结得很明确:ANTIFA,不过是所有左翼分子、和那些有无政府
主义倾向的组织的统称。ANTIFA 并不是川普描绘下的,一个有着庞大组织架构、
联网覆盖全国、统一分发经费、统一领导的单一组织。
维基百科更是开门见山地说:ANTIFA,是对美国反法西斯运动的一个统称。
说白了,ANTIFA 只不过是美国左派的一个比较花哨的专有代名词。
其实,如果美国真的有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左派组织,它是无法被隐藏的。今
天的白宫,也早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它列为恐怖组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中生
有、信口雌黄。
那么,这里一下子冒出来两个问题:
1、川皇和他的党羽们,为什么要炮制出一个莫须有的“恐怖组织”?
2、他们童话故事里的这个“坏蛋”,为什么一定要被叫做叫ANTIFA?
我们先从ANTIFA 说起。
9
早在2016 年,为了庆祝共和党川普的当选,右翼组织“爱国祷告者”(Patriot
Prayer)计划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举行欢庆游行。这时候,该市的左翼组织“玫
瑰城ANTIFA”站出来扬言,说如果任何右翼组织敢上街庆祝,他们便会“丝毫
没有歉意地”与之“当街交战”。
是的,这就是那个最近把华盛顿雕像点了天灯之后,又一通亵渎的波特兰。
是的,这就是那个自6 月初以来,示威抗议从未间断至今的波特兰。
是的,波特兰的确有一个名字里带有“ANTIFA”字样的左翼组织。但是,
它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波特兰市。不要说全美,就连波特兰市以外,俄勒冈州的其
他地方,他们都没有能力染指。自从2007 年成立以来,他们最主要的“业务”,
不过是在网上“人肉”极端右翼人士。
他们有暴力倾向吗?有。
但是,他们在“暴力”这个领域的作为,比起极右组织、比起3K 党,以及
美国许许多多其他的“仇恨组织”,应该只能算是“相形见拙”吧。
那么,如果说川普是借这个机会,以昔日不尊重他支持者的缘由,向芝麻绿
豆大小的“玫瑰城ANTIFA”公报私仇,出于地球人对他的了解,也不是完全说
不通的。
当然,事实肯定没那么简单。
要知道,直到上周,川普才刚刚把拟定向全美派驻联邦特警的“莱金德计划”
(Operation Legend)扩展到阿布奎基(新墨西哥州最大的城市)、芝加哥、巴
尔的摩、费城、克利夫兰、底特律、和密尔沃基。
而那些义正言辞的市长们,反对的就是这个行动。
虽然总统已经势在必行,各州各地也表示坚决反对,但是截止到我们发稿为
止,联邦特警,尚未正式大举进入各个“地方”——除了波特兰和西雅图以外。
而西雅图的联邦特警,也是上个周末才刚刚就位的。
但是,早在7 月4 日,隶属联邦的武装执法力量,已经以“保护联邦财产”
为由,进驻了波特兰。那时候,虽然推倒雕像的运动在全美如火如荼,但是游行
示威活动,在全美范围内(包括波特兰),其实已经收敛了许多。10
所以说,波特兰比其他城市提前一个月获得联邦“特殊待遇”,而且是在全
美种族示威快要收官的背景下。
10
难道这是白宫,嫌美国还不够乱?
我们继续挖这个地区的历史。
坐落在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有着悠久的种族歧视史。早在1844 年,该
州就有一项法律:黑人每年要接受两次鞭刑,直到他/她离开该州领土为止。说
白了,就是不欢迎有色人种。
快进到今天,人口只有4 百万的俄勒冈州,却有着为数众多的各类“仇恨组
织”,极左、极右,从“政治正确”到“白人至上”,“五味”俱全。
波特兰市,更是在种族结构、派别种类、文化氛围等方面,在当地人口中的
比例,和整个美国本土极为相似。一个只有60 多万人口的城市,却几乎包罗了
美国文化的“万象”,酷似一个美国社会的完美缩影。
“玫瑰城ANITFA”,刚好又可以“扮演”一个可能会燃遍全美的左派运动。
所有这些,都使得波特兰成为一个完美的试验田。
……试验什么?
试验向全美派“兵”镇压左派的可操作性。
联邦特警进驻波特兰以来,一直在主动试探和挑战示威者的底线。
闪光弹、主动冲锋、警棍殴打、没有预警的催泪瓦斯、用没有官方标识的车
辆去无故抓人…… 这些,很多都是过去一个月在波特兰开的先例。
示威民众和左翼运动人士,他们想什么、怕什么、哪里强、哪里弱;宝妈人
墙、老兵人墙,等等这些可能出现的抵抗措施;媒体会如何报道,舆论会如何反
应。所有这些,都是日后可以派上用场的数据。
在舆论上费尽心机,炮制出一个莫须有的全国性“恐怖组织”,便是为了增
加向全美派“兵”的合法性。
这不是什么阴谋论。
这不,在“试验”了一个月以后,向全美派“兵”的行动代号、和第一波想
要进驻哪几个城市,都公布了。这么大的事儿,不先“在实验室里操作一下”,
行吗?
11
所有这些,都是备选的B 计划。
我们中国的瓜民,虽然跟川普素未谋面,但似乎又都跟他相识多年。对他的
脾气秉性,颇有了解。事到如今,我们虽然不知道他能不能连任,但是,大家似
乎都能试着设想,如果懂王宝宝败选,他会怎么反应。
近日,在接受福克斯记者华莱士采访时,川普表示如果他败选,他很可能不
会接受选举的结果。在被问到理由时,他只是一口咬定,“邮寄选票被操纵的空
间很大。”
可是,在“讲法制、讲程序”的美国,他真能赖在白宫不走吗?
大家不要忘了,这是2020 年。
川普,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和平时期,由于失职造成十几万民众死亡的
总统。况且,他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得罪过的人,可谓数不胜数。
他的人设,可谓始料未及。
川普所代表的保守派、民族派、步枪协会、本土资本、军工复合体等等这些
实体,也都被现实逼到了墙角。
对他们之中的一些来说,此次大选,也同样是背水一战。川普一旦败选,想
要赖着不走的,应该不止他一个人。
把一个莫须有的“全美性恐怖组织”作为假想敌,并且一口咬定它叫做
ANTIFA,就是告诉美国所有的右派,和连带的既得利益集团:“不想家园被左
派吞噬?不想资产被左派充公?那就团结在我的大旗之下吧!”
这也不是我们信口开河,看看下面这些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标题吧。
CNN:‘十分凶险’:川普布局挑战选举结果,专家担忧大选后的危机
卫报:川普会挑战大选结果吗?他的推特说“会”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如果总统不接受选举结果,会发生什么?
华盛顿月报:为什么说川普即便败选也能“连任”——对于他可能拒绝退位
的一系列推演
波士顿大学电台(WBUR):川普会暗中破坏选举,我们要做好准备
12
“莱金德计划”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因为它把选战和内战之间的区别,变模糊了。
斗争,真的是当今美国人的心声吗?
让我们用一位共和党议员最近说过的一句话来回答:
“内战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枪还没响而已。”
13
四,再谈香港的前世今生
老端注:香港恒隆地产的老板陈启宗和其他上市公司老板很不一样,此人有
浓浓的书生气,比如,他会在公司年报里写非常长的文章,而且完全是自己写的,
本文是公司2019 年年报节选。
文/陈启宗
对中国人而言,60 年一个甲子,是个完整的循环,具有特别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陷于荒乱30 多年,直至1978 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政策才安定下来。
在这期间,当时为英国殖民地的小城香港,或被称为「芳香的港口」,悄悄
繁荣起来。
当中国闭锁,不与世界大部分地方来往时,便需要香港。
数十年来,香港是中国主要的、也无疑是最便利的对外窗口。当中国对外开
放时,也同样需要香港。
我们提供了中国极需要的资金、专业知识和资讯,还有充足的航空和海路接
点。
香港邻接内地,必然是最能帮忙,也是最能从中得益的。
天时地利是成就香港的第一个原因,而我们亦应感谢英国的贡献。英语的使
用是其中之一,其他还包括维持社会相对和平、政府有效率,及司法制度合理。
然而,英国最后在1970 年代初制定了一项不寻常的政策。
由于土地几乎是香港拥有的唯一天然资源,而且并不充裕,所以必须加以保
存。
英国跟所有殖民管治者一样,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增大对宗主国的经济利益。
毕竟,香港是当时英国手中最后一个主要的殖民地。
但与西班牙人、法国人、葡萄牙人或比利时人不同,英国人一直谋求长期利
益,用政策保持香港对其的经济价值,而且越久越好。
14
因此,英国限制香港的发展土地面积不可超过总土地面积的25%,以便把土
地资源保存得更久。
就本人所知,世界上没有其他大城市像这样。
如此一来,香港的城巿建筑必须向上发展,土地价值因而上升,非常符合殖
民宗主的利益。他们少卖了地,却赚到同样的钱,更可留下多些土地在日后出售。
何其聪明!
结果,现在香港闻名于世的,是土地和楼宇贵绝全球。这使政府库房长期充
盈。卖地及与房地产相关的收入(例如印花税)通常占政府年度收入逾40%,致使
香港成为世界上其中一个薪俸税和利得税最低的地方。
数十年来主导我们经济的英国公司,把赚到的大部分利润回馈老家,尽可能
少把钱留在殖民地。
低税率同时吸引了许多海外公司来港开展业务,香港经济亦因而越趋蓬勃。
这是房地产成为香港最赚钱行业之一的主因。
然而,英国人不想让他们在殖民地的资金被硬资产套住,因此倾向把钱放在
更受敬重的行业,例如贸易、船务、银行和公用事业等。
这就是为何四大英资洋行(即英资巨企)中只有一家在香港有可观的物业组
合。
另外几家保留在账面上的物业资产,通常只有他们的总部大楼和员工宿舍。
这令本地华人有机会主导香港的住宅市场,而主要的商业物业大体仍由英国
公司控制。
至于本地家族企业若持有商业物业的,亦主要用作公司总部而已。直至1970
年代,本地华人的地产集团才开始涉足商业地产领域。我们其实是首批之一。虽
然我们有获利,但回头看这却是个错误的决定。本人会在下文再作阐释。
先谈个有趣的支线故事。当时唯一拥有庞大商业物业组合的英资洋行,也是
对北京和1997 年回归后的前景最猜疑的。
该行是首家迁册海外的公司,并改到其他地方上市。它一直没有在港扩充生
意,也没有大举进军内地市场,直至今天仍然如是。
15
另一方面,1970 年代末,另一家大洋行则目睹本地华人把握到的机会,并
跟随投入其中。
自此,他们在香港的商业和住宅地产市场中大放异采,其后进军内地市场亦
同样成功。
数十年来,恒隆一直与他们每一家都有生意往来,因此知道其中一些故事。
上文提到的第一间洋行也算幸运,在香港及内地以外的地方发展得非常好。
1950 年代中期起,本地华人的住宅地产发展商开始冒起,我们的创办人陈
曾熙先生便是其一。恒隆迅速冒起,可说是这新市场的重要一员。根据某些说法,
在1960 年代中期,就总资产而言,我们已是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仅次于上
文提到那家坐拥许多商业物业的洋行。
当我们在1972 年上市时,市值是其中一间最大的。另一间公司的市值比我
们略高,因为它是由五或六间家族企业合并而成的。公司在1960 年代的发展确
是相当惊人。
可惜,那是我们这段光辉岁月的尾声。在1970 年代,我们犯了几个策略上
的错误,大大拖慢了我们的发展。
首先,早期获利使我们变得保守。我们购入商业地产项目作长期持有,却没
有怎么兴建住宅出售。部分在1970 年代初持有的投资物业至今仍然在我们的地
产组合中。
其次,我们当时的管理层对香港的未来没有信心,因此完全低估了1970 年
代和1980 年代的住宅楼市兴旺潮。
同样原因,我们亦错判新界的潜力。清朝于1898 年把新界租借予英国99
年,即直至1997 年。我们在整个1970 年代的发展项目很少,它们亦没有为我们
赚取丰厚金钱。
当我们在1980 年代初觉醒,并跃入市场时,我们遇上了1982 年中英两国就
香港前途的谈判。市况恶劣,幸好我们挨了过去,全靠我们的投资物业让我们有
稳定的租金收入。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需要银行的帮助才撑得住。你可以说投资商业物业是我
们错误的一步,但随之而来的租金收入最终助我们脱困。直到1986 至1987 年,
我们才走出困境,往后再花了许多年,财务状况才恢复至稳健水平。
历史证明,香港住宅巿道兴旺,从1970 年代到殖民地时代结束,以至往后
日子,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商机之一。
16
我们当时进军对的行业,但可惜表现不佳,完全错失良机。相反,我们把资
金投进商业地产市场。
以下是住宅楼市表现较佳的原因。
首先,住宅楼价的升幅远比商业物业高。
1970 年代是经济起飞的时期,许多内地人迁移到香港,使香港人口激增。
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发展迅速,香港作为转口港得益匪浅。工资大涨亦使
市民能够购置私人房屋。
加上前文提及的土地政策,楼价和地价都跃升不少。
另一些事情亦助长了势头。
1980 年代初,英国知道别无他选,必须在1997 年归还香港。
对英国人而言,有两项条件在中英谈判中,以至在其必须放弃殖民地时,都
非常重要。
其一是希望光荣退场(不是说殖民主义有任何称得上光荣的地方),
其二是希望尽量保留自己的经济利益,持续越久越好。
要实现前者,方法之一是确保楼价高企,直至1997 年6 月30 日。往后的事
与他们无关,所以他们倾尽全力让价格维持在高位。
北京意识到这一点,便在谈判中规定,在1997 年前每年只可以出售一定数
量的土地。中国担心,若英国以天价卖地,再把钱汇走,1997 年7 月1 日香港
回归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便会库房空虚,土地资源也会耗尽。无论如何,限
制卖地一定有助保持地价高企,而这也是英国人乐见的。
不过,英国还有另一个理由想要保持楼价高企。他们想在退场时营造繁荣的
氛围,而楼价高企正是个好方法,这亦会为本地人带来强劲的财富效应。
那么,该如何处理卖地后的巨额收益呢?就是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在英国退场
前数年,社会福利支出大增。
数十年来,香港树立了自由放任主义的典范。诺贝尔奖得主、保守派经济学
家米尔顿.佛利民(MiltonFriedman)认为,香港是人间天堂。政府尽量不干预市场,
17
让市民自己打拼。
那为什么英国政府于1990 年代初开始逆向而行呢?
楼价高企带来的财富效应加上社会福利支出大增,就是想确保香港人感激英
国人。
若香港回归中国后继续繁荣,一片歌舞升平,英国至少算是「光荣引退」;
但若香港经济变差,市民会更加怀念前殖民宗主,缅怀昔日的美好时光。
最近,我们在街头可看到这情况。本人亲眼看到一名年长的女士站在香港特
别行政区政府一座大楼前,挥舞一面大的英国国旗。还有学生在做同样的事,但
他们可能并不认识历史。
有趣的是,在1997 年6 月30 日,不论是住宅还是商业物业,都确实是香港
地产价格的顶峰。
其实,我们当时正投标争夺一幢办公楼,而投标程序正正于当天结束。事后
看来,幸好当时没有中标。在7 月2 日,亚洲金融危机来袭,同年12 月地产价
格开始暴跌,过了许多年市场才恢复过来。幸而香港顺利回归中国一段时间,地
产价格最终重拾从前水平,并且再创高峰。
如果1997 年6 月30 日当天我们中了标,财务状况便会急剧恶化。我们还会
否有能力在1999 至2000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以低价购入所有住宅用地,实
在成疑。
这些地块为我们及后赚取约港币300 亿元的利润,亦使我们得以从2005 年
起购入上海以外的内地商业用地。这进一步延续了我们的鸿运势头,收成期才刚
开始。这正正道出这个行业凶险万分。一步走错,便可把我们打回十多年前的模
样。
相比起以建造及出售住宅物业来滚大资金,持有商业地产项目表现较逊的另
一原因,是楼市的兴旺与萧条周期一般比商业物业短。对于能准确捕捉每个周期
的人而言,从1971 至1997 年间赚到的,远胜我们这些由始至终持有商业项目的。
即使商业地产价格与住宅楼价同步上升,每个周期从谷底到顶峰的价差之总
和,也远远大于1971 年与1997 年之间的简单楼价差距。
当然,能完美捕捉这些周期的人不多,但有数位几乎做到,他们正是现今那
些最大的地产商。
有数位曾犯错一次或数次,当中一些几乎破产,但只要他们坚持过来,今天
18
仍是相当成功。
总括而言,我们那段时期的整体表现属于后者。我们庆幸把握了中国改革开
放政策带来的机遇,否则今天我们可能已不属于顶尖之列了。
展望未来,我们业务的两个主要组合(内地租金及香港租金)表现会有所不
同。后者的市场相对成熟,如果市场环境与过去两三年相若,我们预计每年约有
3%的增长。然而,社会动荡可能带来改变。
更令人担忧的是香港的长远未来。过去20 年,香港整体经济,尤其是零售
业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与内地的往来日趋频繁。
内地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生产总值是我们的35 倍以上。(有趣的是,1997
年时内地的生产总值仅为我们的五倍左右。)
数十年来,他们的每年增长逾6%;而近年我们每年的增幅则少于3%。
排挤内地人绝不是个好主意。情况就像一个店主(或是个站在他门外的人)袭
击每一个走进店里的潜在顾客。破产将会是他的命运。
因此,香港的一些零售店将面临倒闭。令人惊奇的是,许多这些商店老板都
有参与最近的骚乱。要是这样,他们顾客减少也是自找的。但那些无辜的零售商
呢?他们将会受到牵连。
本人担心,许多内地人长久以来对香港的好感从此消失。将来,只有那些有
必要来港的人才会来。一旦处理好他们的业务或其他事情后便会离开,而不会留
港度个周末,来购物和用餐。
他们有何必要?!这种看法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本人不知道该如何逆
转已造成的伤害,也不知道他们的恐惧会持续多久。
另一个本人担心的问题是,最近的动荡大大加剧了香港的社会撕裂,一步分
化我们的社会,这亦是香港回归以来,反对派一直想做的事。他们十多年来的努
力最近取得了相当成功。这对我们的经济十分不利。
1997 年前,香港主要是个商业城市,大家专心营商,心无旁骛。这为香港
人创造了巨大财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里,一般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当然,生活虽称不上完美,但总体而言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所有这些变化出现时都没有“所谓的民主”,这表示社会进步并不需要某种
特定形式的政府,我们也不必付出随民主而来的沉重代价。
19
在那些年,香港政府一直被誉为最廉洁、最高效的政府之一。
即使到今天,新加坡也没有西方概念的民主,然而却被誉为在管治方面最成
功的例子之一。
有些人认为民主选举是万应良方,但请看台湾。台湾过去30 年也经历了同
样的过程,其经济从以往的非常蓬勃到今日的无足轻重,也看不到好的前景。
对恒隆而言,我们过半业务现时都在内地。那个社会当然不是乌托邦,但在
未来数十年里,可能仍会是世界上最稳定的地方之一。
他们的经济增速很可能会是西方国家的两倍。内地具备两个最重要的特质:
稳定和增长,使之成为营商的好地方。
从商40 多年来,本人学到两件事。
实现长久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不是一个人有多聪明、有多博学或人脉关系有多
广,成功的首要因素是找到合适的营商地点。
我们无法抗衡营运所在地的宏观大环境。作为一个华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数十年里,哪个地方最适合赚钱?
事后看来,本人会说:迄今为止是香港,往后或许是内地。
台湾在过去还不错,只是比我们早20 年走向政治化,因此成功的经济势头
也被大大缩短20 年。
新加坡一向局势稳定、管治良好,唯一的问题是公营部门太大。政联企业全
都财雄势大,私营机构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小。新加坡人口主要有华人和印度人,
两者都很有企业家精神,因而有无数生气勃勃的中小型企业。但这些公司要发展
到像香港50 大甚至100 大的家族企业那样的规模,却非常困难。在新加坡,你
不会想与政府机构或政府控制的机构有任何瓜葛。
东南亚其他主要国家全都有一篮子问题:种族冲突、政局不稳、贪污腐败,
以及管治不善兼公共财政薄弱。
在所有较大的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中,泰国相对较好,但那里的贪腐
问题仍然严重,周而复始的政治动荡也是一个麻烦。
马来西亚有种族和贪腐问题。
菲律宾虽最民主,却很可能最腐败。
20
印尼比其他国家大得多,有能力并已经孕育出规模很大的企业,但当地的贪
腐和种族问题同样令人却步,后者可以变得丑陋。
归根结柢,所有这些国家的管治水平都很差,公共财政也薄弱。
一个商业王国可在获取丰利数十年后,因亚洲金融危机这类事件而倒退十年
或以上。仅仅货币贬值就足以摧毁财雄势大的企业。
事实上,本人在印尼的一些朋友曾经被迫逃亡,即使最终回国的也把家眷安
顿在新加坡,可见他们确实担忧人身安全。人生在世,绝不该这样过日子!
综合以上考虑,香港一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佳营商之地,对华人尤是。
我们得享70 多年的和平与稳定,让企业蓬勃发展。但这样的日子是否已结束?
根据本人的经验,继选择合适的城市或国家之后,接着最需要考虑的应该是
从事哪种业务。
有些行业需要庞大资金或非常专门的技术,有些受政府监管和需要特殊的关
系,也有些行业本身规模太小,即使成为该行业的龙头,在社会上也无足轻重。
就此而论,房地产是个极佳选择。若说这个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本来一点
没错,但在1950 年代和1960 年代,法规远没今天严格,只要从亲友或银行筹集
到一些资金,就可以开展这类业务。陈曾熙先生创立恒隆之前,用家人的积蓄开
设其第一家房地产公司。许多同期的房地产公司创办人大概也有类似的创业故
事。
为什么香港的房地产是一门好生意?
本人可以想到数个原因。首先,这行业在概念上并不复杂,拥有一般才智的
人都能学会。
其次,这是一门具潜力的大生意。从美国和澳洲的经验可知,在首100 或
200 个最富裕的家族里,以房地产致富的占最大比例。无论是单位价格跻身全球
最高之列的香港,还是人口和土地均犹如无限的内地,其企业都可以达到世界级
的规模。
第三,正如前述,英国公司并不想参与其中,所以本地发展商没有受到任何
歧视,也受到很少干预。
第四,前文也提到,当时的殖民地政府希望房价保持高企,所以只要避免看
错市场周期而方寸大乱,仅做数个项目就足以致富。在那十多个雄心勃勃的发展
21
商之中,有一半已跻身全球富豪之列。
第五,求过于供的情况至今没变。1997 年前,内地来港移民络绎不绝,房
屋供应因而长期短缺。
1997 年后,情况依然,但却多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因素推高楼价。
世事也真是讽刺,反政府阵营一直反对政府的任何提议,包括增加土地供应
的各种方案。结果,地价持续上涨,楼价相应水涨船高。这虽然非大多数如我们
这类具社会良心的发展商所愿,但也非我们所能控制。我们数年前就看准了这个
趋势,所以惜售手上已落成的住宅单位,从而获得非常丰厚的利润。正是这群反
政府人士把钱塞进我们的口袋里。
上面所述,充分说明为何我们的创办人正确地做了两个最重要的决定:选择
香港和房地产业。
他雄心万丈,有志在商界取得成功。当他于1949 年刚到香港时,香港前途
如何仍是未知之数。当年,很多中国人都以香港为踏脚石转往其他地方。我们的
创办人也探究过这个可能,甚至在海外生活了一年,幸而他最终决定返回香港。
从前雇用他的银行也欢迎他回巢。
数年后,1955 年8 月,他与一位同样来自内地的朋友共同创立了大隆建筑
置业有限公司,后来又有另外两位合伙人加入。这家公司发展得很好,开创了设
有升降机的住宅大厦的先河,楼高约十层,当时已属高楼大厦,如今最多只能算
是中高楼大厦。其建筑质素属最佳之列,有些至今仍屹立不倒。业界的很多资深
参与者或观察者会知道其中一二。
我们的创办人在四位合伙人之中最穷却最勤奋,他意识到没有必要留下去,
于是在1960 年独闯新路,用之前赚取的利润成立了恒隆有限公司(2001 年更改为
现在的公司名称),后来的事已成历史,就不用赘述了。
尽管香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最佳营商地点之一,却非一帆风顺。
不论是发生在国际还是本地,这些事件每次都令物业价格暴跌,引起恐慌,
许多人弃港而去,尤以富人为什。
他们当中不少人干脆卖掉生意,移居海外。然而,香港每次都复苏过来,繁
荣更胜从前。几乎所有离开的人都只能带着羡慕而遗憾的目光回望香港。有些人
后来想回流,却再也负担不起已高昂得多的楼价。
过去60 年来最重大的两件事,必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祖国。两者
都为我们的业务带来绝佳的机遇。
22
如果过去20 至30 年没有进入内地市场,那便错过了其中一个近百年难逢的
最大经济机遇。近代史上仅有数起这类大事。
19 世纪末的数十年间,美国正迅速发展刚收入版图的西部领土。午炮声一
响,土地免费任人予取予携,而且面积不限。
另一重大机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地的重建,尤其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
接着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在香港的华人,这确实是毕生难逢的机遇。
错过了1970 年代和1980 年代的房价飙升浪潮,这次我们不容再失。不是每
个人一生中都能获得两次这样的机遇,我们有这运气,至少抓住了第二次机会。
过去60 年的另一重大事件,必定是香港在1997 年回归中国管治之下。
过程漫长而曲折,始于1978 至1979 年左右,历时近20 年。包括我们在内,
许多香港人当时都很担心。
自1985 年秋天起,本人为集团创办人工作之时,已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不幸的是,他数月后于1986 年3 月离世,本人不得不在没有他的情况下决定是
否留港;当时仍有时间计划替代方案。
幸而我们决定留下来,稍后在1992 年更进入内地市场。这便赋予我们机会
将公司完全重新定位到一个发展潜力庞大的领域—商业物业投资。
正如本人之前所撰述,本人相信在内地建造并出售住宅的全盛时期可能已经
过去。
这30 年来,该领域已经孕育出20 至30 多家巨头公司,规模之大位居世界
前列。这些公司现已根深叶茂,实力雄厚。
若经营不慎,其中一些仍有可能会倒下,否则强者越强,新参与者很难强势
突破,只能在利基市场蓬勃发展。
香港也有类似的情况。事实上,这数十年来一直如是。纵横1970 年代和1980
年代的香港大企业全都还在,至今几乎没有出现过新成立的大公司。大约10 至
15 家发展商主导住宅市场,这个领域没有明显增长,所以本人估计在可预见的
将来仍会维持现状。
本人将以一件轶事作结。这故事分为两部分,前半部是我们的创办人告诉本
人的,后半部是本人的亲身经历。
23
1970 年代初期,恒隆对香港一幅位置优越的大地块很感兴趣,卖家是一家
英国公司,于是先父与一名律师飞往伦敦商议此事。本来事事顺利,只是对方私
下索贿。先父断然拒绝,买地之事告吹。
差不多整整20 年后,本人获邀购买北京一幅上佳的地块。价钱已经议定,
本人甚至建议把地块前面的道路改为一条步行街,而恒隆在本人一位当建筑师的
旧同学协助下完成了设计。
该计划已获接纳,但原来事有蹊跷。本人被要求与一名政府官员在酒店大堂
会面,于是克尽本份,应约前往。
由于本人很快便明了她目的何在,所以会面过程十分尴尬。本人秉承先父遗
风,拒绝其索贿要求,买地之事最终告吹。那位女士后来琅珰入狱。
有趣的是,击败先父而买到地块的公司,也是击败了本人的同一公司。
不管怎样,基因很难改变。道德不仅见于所为之事,亦见于所不为之事。
我们的企业文化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上,并把它注入公司每个角落。
恒隆有个不成文规定,就是不聘请前政府官员,以免瓜田李下。可以相当肯
定地说,在香港所有类似规模的房地产公司中,我们可能是唯一这样做的。这个
原则我们在香港与内地同样奉行,并无二致。
这个原则是谁订立的?我们的创办人是也。在他与本人共事的那些年来,本
人不曾记起他与香港政府官员有过任何接触。他从不招待官员,也从不受官员招
待。坦白说,他不大认识这些人,更刻意敬而远之。这也是我们公司成长速度不
及同行的另一原因,但我们已做得不俗。毕竟,我们可能正因为在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在香港没有那么成功,才在1986 至1992 年间更谨慎着力评估内地的
投资潜力。这契机令我们取得佳绩,本人相信之后将会更好。
无人是完美的,我们也不完美,但我们在业务和道德两方面都非常努力。本
人知道,我们不是最成功的房地产公司,但我们正在不断完善进步。
24
五,房地产不是一条好「赛道」?
老端注:房地产一直是一条很好的赛道,因为老百姓对房子的需求是无止尽
的,老房子的一平米和新房子的一平米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虽说房子只有70 年
产权,但是你连这个时限的一小半都住不了,你就想换房了。所以房子其实除了
投资品之外,也有消费品属性。
文/章圣冶
「赛道」这个词今年太火了,几乎每个群里都能看到人说“投资就要投一条
赛道”,言下之意是,要选择业绩高速成长的公司。而房地产公司呢,则被贴上
「已经没什么增长」的标签,成了人们躲避不及的烂赛道。
两天之前,我和保险大V 潜龙在渊约了一顿海底捞,因为我们俩都持有新
城,话题也就离不开地产。尽管上半年地产股股价没怎么涨,但谈到未来,我们
爆棚的信心甚至都让彼此有些惊讶。
为什么当初选择房地产股?现在又为什么依然坚定持有?
原因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因为:我们都认为房地产是一条可以快速成长的「好
赛道」。
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每家房地产公司都可以在这条赛道上高速驰骋,它需要
满足以下3 个条件:
(1)货地比高
我们知道,在房企造房子的各项成本开支里面,土地款基本只能依靠自有资
金,且无法拖欠,而建安支出则可以通过银行开发贷解决,还能赊销放账。因此
决定一家公司房地产公司销售规模增长快慢的核心变量,就是货地比(房价/地
价),货地比越高,就能跑得越快。
以新城为例,2019 年公司的合约销售均价是11135 元/平方米,而2019 年新
拿土地的平均楼面价是2421 元/平方米(2018 年为2333 元/平方米),不难看出
货地比在4 以上。
再看看融创,2019 年合约销售均价是14530 元/平方米,其在手土储的平均
成本是4306 元/平方米(考虑到融创并购来的土储会预先计提一次负商誉,其真
实土储成本还要更低),货地比应该在3.5 左右。
25
无论是4 还是3.5,货地比保持在这个水平,高增速就基本有了保障。
举个简单的算例就很容易理解了,假设我们刚创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用1
个亿去拿一块土地,货地比按照3.5 算,可以拿到3.5 亿的货值,净利润率非常
保守地取6%(已经考虑了借钱的利息和各项税费),那么房子卖掉之后就能赚
到2100 万的净利润(假设一年时间清盘)——1 个亿的投资,赚到2100 万的净
利润,资金回报率21%,到了第二年又可以拿1.21 亿去拿地,销售规模可以增
长21%,是不是还算可观?
(2)资金周转快
在现实当中,其实上述的这样一个项目,清盘时间很可能并不需要一年那么
久。
比如我所在的杭州,今年以来滨江房产拿地迅猛,开盘节奏也非常快,基本
上是拿地后1 个月出规划,5 个月首开,10 个月清盘。也就是说,滨江在年初获
得的项目,到下半年已经能收回全部销售款,接下来完全可以把它们再度投入到
下一块土地,相当于一笔钱在一年内周转了超过1 次。
城市能级和土地获取方式等差异,也会影响资金周转快慢。各个城市对预售
条件的设置不一,三四线城市较为宽松,地产商可以在拿地后更短时间开盘,尽
快回笼资金;而一些房企非市场化拿地能力较强,可以提前勾得土地,这使他们
能在获取土地之前就完成全部设计图纸,拿地后第一时间开工,周转速度当然会
比公开招拍挂快不少。
于是我们可以对上述算例做个修正:周转速度较快的房企,它用1 个亿的投
资,换来3.5 亿的销售回款,锁定了2100 万的(前瞻)净利润,实现了21%的
投资回报率,这整个过程在10 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再换算到年化,它的年
化投资回报率=121%^(12/10)-100%=26%,比上面的21%更胜一筹。
(3)负债率不能低
在(2)的基础上,我们再让问题复杂一点,请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我们今
年1 月1 日投资了1 个亿,在11 月1 日拿到了全部3.5 亿的销售回款,并锁定
了其中2100 万的(前瞻)净利润,那么站在11 月1 日这个时间点上,我们要再
投资下一个项目,最多可以投资多少?
首先可以确定,想投资1.21 亿(上个项目的本金+利润),肯定是毫无难度
的,这样一来,公司的销售规模就是每10 个月增长21%,即业绩年化增长26%,
这个增速还算不错。
但如果我们想投资得更多,可不可以呢?其实也完全是可以的。
26
因为一个项目在100%回款之后,还有长达两年多的工期,工程款的支付则
可以拖得更久,而我们资金周转一次的周期,却只有短短10 个月。所以我们可
以不仅仅只拿出上个项目的本金+利息,还可以把后面一两个项目的利润都提前
预支进来,比如拿出1.5 个亿投向下一块土地(即下个10 月周期获得3150 万前
瞻净利润),那都是安全的。
1.5 个亿,就意味着公司销售规模每10 个月增长50%,业绩年化增长
150%^(12/10)-100%=63%。
而真实的房地产公司经营,由于不是一个项目回款全部收回再去投资下一个
项目,而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项目交错在一起,资金安排会更加有效率,业绩增
速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公司不能过度追求“稳健”,而不愿意把足够的
回款投入新项目获取上。净负债率就是反映该程度的最有效指标(毕竟一买地就
要借钱)。我不喜欢常年保持低净负债率的公司,某些财务状况无比健壮、却连
40%净负债率都达不到的头部房企,美其名曰是“稳健”,在我看来用“不思进
取”或“不愿意为股东创造回报”来形容才更合适。
高货地比、快资金周转、不过于低的净负债率,它们组成了房企业绩快速增
长的核心密码。
这也是为什么,新城控股在没有一次股权融资(当初是B 股转A 股所以连
IPO 募资都没有)、每年拿出40%左右利润分红、并在几十座吾悦广场沉淀了上
百亿资金的同时,竟然还能在过去5 年跑出71%的复合增长。
每次在新城年报出来的时候,总有很多呆会计拿着放大镜对着财报指手画
脚,说这里不对那里也不对,但他们却从来没有摆过我上面的那笔账,自己看一
看,新城跑得这么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27
我再把答案重复一遍:因为房地产很赚钱,房地产是一条好「赛道」——这
也是我投资地产股的唯一原因,而并不是因为那所谓什么只看低市盈率或贪便
宜。
那么,房地产的好赛道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并不会永远持续,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它将会从一门赚钱的生意变成一门平
庸的生意:①预售制取消;②净利润率降低至5%以下;③房价暴涨。
是的,你没有看错第三条,要是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又掀起一轮像16-17 年
那样轰轰烈烈的翻倍行情,很多人一定会立马改口说地产股极具投资价值,而资
金也会立即蜂拥涌入地产股,把股价推得老高。但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我
的选择将是清仓地产股,并且再也不会把它们买回来。
原因很简单:房价的暴涨会大大降低货地比。
打个较为极端的比方,如果哪天新城的货地比从今天的4:1 降至1.5:1(即5
万的楼面价,7.5 万的房价),那么回到上面的算例,公司1 亿元的土地投资,
就只能换来1.5 亿的货值,按照相同净利率6%算下来,只能赚到800 万的净利
润,跟前例的2100 万比起来,少了一大半。
此外,由于土地投资需要自有资金缴纳,不可拖欠,1.5:1 的货地比将大大
降低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业绩的高成长性将随之不复存在。到那一天,地产这
条赛道将彻底从汽车道切换到人行道,它今天的投资逻辑会被全部推翻。
好在这种极端情况应该不会发生,昨天韩正在主持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时又一
次强调,要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有朋友把这条新闻转发给我,说“你看,利空又来了”。
这让我第817 次感到不解:平稳健康发展,到底有什么不好啊?
28
六,超鹰派和川普的相互利用
老端注:一个国家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这非常正常,但绝大多数时候,
极端派都不会得势,不过现在美国的情况有点特殊,川普预料他这次选举大概率
会输,为了搏命赌一把,他得不得让极端派走向前台。他们的策略很简单,用各
种手段激怒中国,引发中美冲突,这样他就能连任了。
文/兔主席
问题:如何评价当下美国白宫政客对中国非常激进、激化矛盾的做法?(包
括蓬佩奥对中国的鹰派讲话、关闭中国休斯顿领事馆等)。
自从川普将COVID-19 称为Chinese Virus 之后我就指出这是川普的政治技
巧,将矛盾转移到中国,激起美国民粹主义,进而获得自己在本国的政治谅解与
支持。以民族主义为根基的民粹主义是川普政治的内核。由于川普在COVID-19
疫情防控问题上一败涂地,导致严重的经济问题(五千万人失业),以及BLM
黑人权利反抗运动(经济不景气也是黑人运动背后的因素之一)会带来的社会分
裂。川普处在无助的内爆过程中。
这个情况下,为了扭转颓势,川普只好放手采取更加激进的策略。本来,川
普一直崇尚政治强人及举国/强政府体制,从个人角度对中国领导人是很认可欣
赏的,与华盛顿和白宫内的其他鹰派不同,过去他一直不愿意批评和对抗中国。
晚至疫情初期,他还表扬说中国疫情工作做得不错,到后来为了甩锅才开始指责
中国。欣赏政治强人与举国体制是川普真实的价值旨趣。这在他与俄罗斯和朝鲜
这样的权威主义国家交往时也会表露出来。美国的黑人权利抗争运动还在继续进
行,川普把抗争者概称之为恐怖主义者,调动联邦政府国土安全部门的人到各地
执法,抓走街上的抗议者,都是他价值观的体现(左翼媒体称川普的行为和独裁
国家的统治者一样)
因此,川普其实既不关心美国人民,也不关心中国。他只关心他自己的选举。
一切都是为了他的选举服务的,都是选举的棋子和工具。他的人生顶峰就是2016
年大选获胜。整个任期数年他都在回忆他的大选成功。说俄罗斯通过影响选民干
预了美国大选是川普最不能接受的。他认为这是矮化和抹杀自己在大选中的成绩
(“人们是因为我的魅力而选举我的,不是俄罗斯干预的结果”)。川普在上台
后的所有政治举动都是为了国内政治驱动(domestic-politics driven),都是为了
稳定和提升他的政治支持率,为他的选举做支持。
而他表达真实本性时所显露的政治旨趣,如前所述,就是欣赏政治强人及举
国体制。这种价值观在美国人(特别是川普的粉丝群体里)也很容易找到:年纪
较大的人(50 岁以上);白人男性;受教育水平不高的(没有大学以上学历)。
29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的主题,川普的白宫能够如此激进地对待中国,只能说明
他们认为大选情势非常险恶,只有通过出奇招,把对中国的妖魔化和冲突大大升
级,才可能去发动美国民粹主义,才有可能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大选。这是川普
的最后一搏了。
这个时候,川普就让白宫里面对华最为鹰派的一小拨人——蓬佩奥的团队—
—主导了外交政策。蓬佩奥的团队还包括副国家安全顾问Matt Pottinger、助理国
务卿David Stilwell 等。中文媒体也有所披露的是——两位中国出生的华人学者
也加入到了对华鹰派战略的设计中——Miles Yu 和Mung Chiang。国会也有很多
他们的响应者,譬如反华先锋Marco Rubio 及一干政客。他们所提出的大方向—
—遏制中国——即便在民主党内遇到的反对声音恐怕也不多。
在川普的授意下,蓬佩奥得以将鹰派策略推广至美国所有相关领域的高官,
让他们发表极度强硬的讲话。这包括国家安全顾问Robert O’Brien(刚刚确诊
COVID-19)、FBI 局长Christopher Wray、司法部长Bill Barr 等。为了自救、翻
盘,川普及白宫政客们火力全开,一起指向中国。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超鹰派,但超鹰派是存在的。他们真心认为中国是美国的
极大威胁。而美国抑制中国的机会和胜算正在伴随中国快速成长而迅速消减。他
们认为必须在中国彻底强大变得不可逆转之前阻碍中国进一步发展,这就好比阻
止中国达到国际关系和大国博弈上的某个超过“奇点”(“singularity”)。他
们认为只有极少部分美国人有这样的意识,能够看到中国的威胁,并希望将这种
威胁广泛扩散,引起更多美国人重视,加入到遏制中国的队伍里来。
在贸易战里,“超鹰派”(Peter Navarro)、“鹰派”(Lighthizer、Cudlow)
和“鸽派”(Mnuchin)等也一直在博弈,他们的价值取态和对贸易战目标的认
知完全不同。具体谁能占上风完全取决于川普的选择。而川普的选择又是基于对
美国国内政治情势的判断。他致力于贸易战的真正、唯一的动力就是为了给自己
换取本土政治支持。
而现在美国在对华政治上的超鹰派和川普的价值观本身并不相同。超鹰派认
为遏制中国本身就是目标,必须利用今天这个最后机会完成这一目标;川普则认
为打击中国只是选举策略,只要自己能够选上台,就可以适度迂回,稍事缓和关
系。如果美国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复苏,缓和的余地就更大。
现在是超鹰派和川普的合谋。在川普失势的政治局势下,超鹰派的影响力就
大了,川普会让他们放手干。而超鹰派则希望抓住这个难得历史契机,主导美国
的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反华议程,把中美关系推过某个不可调和难以逆转的临界
点,“把生米做成熟饭”。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引发冲突的发生(包括擦枪走火
导致的局部摩擦)。这都是为了使得美国全国上下能够更加反对中国,能够支持
调动更多的政治资源去遏制和打击中国。
30
超鹰派和川普其实是在相互利用。
对于超鹰派来说,这个机会历史难得。美国人对中国无甚好感,但和平时期
也很难激起对中国的强大反感和抵制,而工商业界和金融界恐怕还认为与中国经
济交往利大于弊。COVID-19 疫情是一个难得、偶遇的历史因素,成为了超鹰派
可以抹黑中国一个最好的借口和契机。他们希望抓住这个历史契机,挖掘和挑动
美国人对中国的怀疑和不满,进一步推动反中情绪,并希望通过将反中情绪推过
临界点,一举带动历史进程。
川普则认为,超鹰派就是狗,现在非常时期了,就是放狗咬人,看看中国会
有什么反应,看看美国国内会有什么反应。超鹰派是孙悟空,在大闹天空,但川
普是如来佛。超鹰派跳不出川普的手心。只要川普当选,一切尽在掌握中,都有
回旋余地。现在的重点就是放狗咬人,给对方造成最大伤害,希望对方强势反击,
以便为美方升级冲突找到理由。
总之,大家都在机会主义地相互利用。
这种相互利用在历史上可以找到许多先例。譬如伊拉克战争前夕,新保守主
义者(neo-conservatives)利用布什班子反恐的动力去推动中东民主化;布什班
子也利用neo-conservativess 对当时的僵局(找不到一个可以惩罚911 策划者的路
径和手段)进行破题,转而攻击伊拉克。
人类的政治是非常雷同的,不同的人和团体通过各种博弈,试图设定议程,
改变政治和政策的方向,以满足自己的价值观、取态、立场和利益。历史总在不
断地循环和重演。
但笔者认为,这种对华超鹰派在美国社会并没有更广泛的基础。如果川普大
选成功连任,那他们就会被丢弃,除非美国出现更大的国内困难,川普需要甩锅
中国。但连任后,川普锁定了两届八年总统任期,历史业绩已经确定,也就没有
动力把与中国的矛盾进一步升温了。他考虑更多的其实应该是在总统任期结束后
到中国投资的可能性。
31
七,美元创记录大跌,美联储怎么办?
老端注:美元指数这个月创纪录的下跌,直接利好黄金和虚拟币。美元的衰
落是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到最后的崩溃阶段会非常惨烈,只是现在还没到那时候。
美元最大的支撑除了石油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商品,只要中国对美制裁,那
美元就真的不值钱了。
文/陶冬
美元经历了2010 年后最大的单周和单月跌幅,上次见到如此规模的美元指
数崩盘还是在金融危机后各国撤资的时候。弱美元也带来了黄金价格黄金的一
周,黄金每盎司逼近2000 美元关口,其他避险天堂美国、德国、日本国债也有
良好的表现。石油价格也受惠于美元贬值,不过碍于经济复苏缓慢,油价的作为
也暂时比不上金价。
美欧经济分别录得史无前例的GDP 收缩,新冠疫情所带来的人流限制措施
为经济数据历史书写下惨烈的一笔。联邦储备局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七月例会上没
有作出政策变化,也没有提到接下来的政策工具转换,鲍威尔只是强调偏松的鸽
派政策。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0.54%,接近历史低点。美国经济暴跌,企业盈利
暗淡,但是大部分科技巨头却拿出十分亮丽的业绩,为股市注入了信心。中国共
产党政治局会议将A 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高度来关注,上证综合指数辗转
向上。
美元指数在七月初为97.2,月底一度跌到92.6,收93.4。这是雷曼危机所触
发的外资大举离境之后所未见的。美元汇率本来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但是三月份
的市场动荡令资金涌向安全资产,为老态的美元续命。近月美元的强势,其实不
过是因为其它货币种类太弱。然而,基本面因素在悄悄逆转,美元利率与几大发
达国家之间的利差迅速缩小,海外资金购买美债的兴趣不足。美国的疫情控制明
显落后于欧洲,这影响了经济复苏的进度。美元汇率逆转的短期触发点,是欧盟
诸国克服困难推出经济稳定基金,这对于帮助南部国家经济、降低举债成本、推
进财政一体化意义十分重大,欧元对美元汇率因此反弹,并带动世界其它货币的
反弹。接下来的问题是,此轮美元反转究竟是周期性的10%左右的变化,还是结
构性的50%的变化(如八十年代中或上世纪末)?笔者认为是周期性的汇率波动,
暂时看不到如同当年广场协议那样的大故事出现。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在
可预见的将来都没有持续大幅升值的基本面因素和政策决心。
上周举行的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决定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维持资产购买计划
的速度和数量不变。鲍威尔在记者会上,没有提出当局考虑如何丰富货币政策工
具,只是强调会继续宽松。会后声明指出经济复苏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基调相当
温和鸽派。鲍威尔称联储有借贷能力,但是没有消费能力,暗示财政政策才是刺
32
激经济需求的关键。疫情延缓了联储对通胀目标的重新审核和批准,这次没有提
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不过笔者相信美国很快会转向平均通胀目标。事实上,联储
已经有意无意地在政策中渗入平均通胀概念,所以真正出台此目标时,经济或市
场所受到的冲击应该不大。
本周市场有两个焦点:
1)中美关系和南海局势,2)非农就业数据。七月非农就业预计增加2M,
将就业水平拉到比疫情前水平约低8.5%。欧洲零售和德国工业生产均会从疫情
的极端水平大幅反弹。英格兰银行的会议估计不会有政策变化。美国上市企业季
度业绩的悲喜仍可能给市场带来骚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